黄鹂的叫声代表的什么?
黄鹂叫声好听,人们都喜欢用黄鹂的叫声来借代美好的歌声。因此“黄鹂”在古诗词里是个“褒义词”,它象征着美丽的歌喉,象征着美好的事物。如杜牧有诗云“蕊黄无限当山额,宿妆隐笑纱窗隔。露浓香泛小庭花,月上紫殿飞双鸽”。还有温庭筠有诗曰“百舌问花花不语,低回似恨横塘雨。蜂争粉蕊蝶分香,不似垂杨惜金缕”。
此外,黄鹂在古诗词里还有象征爱情的倾向。因为黄鹂多成双成对,因此在文人眼里,相偎相依的黄鹂往往象征着爱情。如冯延巳就有词曰“鹊归燕去两悠悠,付与行云今古愁。柳外画楼独上,凭阑意未休。顾谓春风好,郎归不那愁。恨杀阳关柳,秋来依旧青”。
由于“黄鹂”意象本身,带着一种明媚耀眼、欢快清脆的色彩,因此文人对黄鹂的描写,多半是喜爱的、欣赏的,只有少部分流露着淡淡的怅惘和伤感。
先来看表达喜爱、欣赏的情感的诗文。这是唐代诗僧齐己的一首七言律诗《叹灵鹫寺山榴》:“浓烂胭脂一朵红,春来深藏景尤工。孤光自有龙神护,匠伯偷模不敢攻”。齐己在这首诗里写灵鹫寺的一朵红石榴,在春天却依然深藏起来不肯盛开,其艳丽、孤光为龙神所护佑,连工匠也不敢仿制,足见其光彩夺目,与众不同。齐己在这首诗里借石榴言志,表达自己坚守本心,绝不随波逐流的感情。